2026年陕西省考笔试行测题库999(791-793)

2025-09-12 陕西公务员考试网

\ 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考什么?

  陕西公务员行测笔试时间120分钟,120道考题,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仅有一分钟,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。但仔细分析历年真题会发现,省考虽然题量很大,但都不是很难的题目,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、推理、解题能力。历年省考均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,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。建议考生在备考时,一要系统复习,二要多做练习。需要复习教材的考生可参考2026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用书(点击订购)掌握陕西省考重点题型,了解省考命题规律。下面陕西公务员考试网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。
\ 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相关题目练习

  接下来完成1-3题!

  1、社会认知偏差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,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。因此,在认知他人、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,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。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,这些偏差无非是由于某些特殊的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,而产生的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物的特殊反映。
  根据上述定义,下列不属于社会认知偏差的是:
  A.《三国演义》中大才子庞统准备效力东吴,面见孙权。孙权见庞统面貌丑陋,心中先有不快,又见他目中无人,于是将其拒之门外
  B.小王来公司的时间不长,但最近销售业绩突出,他的个人能力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
  C.影视剧中的记者多为年轻漂亮的女性,人们常认为记者多为年轻女性,但在现实生活中,我国女记者只占全部记者的三分之一,25岁以下的年轻女记者只占8.4%
  D.小李是一个作家,从业十年后,他的新作一炮成名,他以前创作过的一些文学作品也因此迅速受到追捧,成为畅销书籍

  2、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,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,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;挤出效应是指当供应和需求有新的增加时,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,这会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,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。
  根据上述定义,下列属于挤出效应的是:
  A.某地区县政府对家庭困难的个体经营者减免税收,从而带动了当地的个体经济
  B.某地方政府计划投资一些大型化工项目并建立化工厂,由于工厂将占用一部分耕地,因此该地区粮食价格上涨
  C.由于适龄儿童增加,该地区政府加大了对学校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,并降低学杂费,于是当地家庭为孩子报艺术班的比例增加了
  D.某市实行房屋限购令后,楼市交易低迷,人们转向投资邻市,使邻市楼市被进一步催热

  3、一般来讲,耕作的涵义是指作物在种植之前,或在生长期间,为了改善作物生长条件,对土壤进行机械操作。耕作的目的有三个:(1)改良土壤结构;(2)把农作物残茬和有机肥掩埋并掺和到土壤中;(3)清除杂草和其他不需要的植株。
  根据上述定义,下列选项中属于耕作的是:
  A.下雪后将板结的表土破碎
  B.在麦田旁挖排水渠
  C.在农田里种植绿肥作物
  D.喷洒杀虫剂以杀灭害虫



  陕西公务员考试参考与解析

  1、【答案】B。
  解析:社会认知偏差的定义要点是社会认知产生偏差。B项中,小王的销售业绩突出使得大家认可他的个人能力,并没有偏差。故本题答案选B。

  2、【答案】C。
  解析:挤出效应的定义要点是:政府支出增加,使得私人资金由原来的预支中流入到新的商品中。A、B两项均没有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;C项家庭中的资金由学杂费中挤出,流入到艺术班报名费中,符合挤出效应的定义;D项政府支出并未增加,不符合定义。故答案选C。

  3、【答案】A。
  解析:按照定义,耕作的目的有三个。B项没有达到耕作目的的任何一个,因此不属于耕作;C项是种植作物,而不是在作物种植以前或作物生长期间进行的机械操作,因此也不属于耕作;D项不是机械操作。只有A项是为了改良土壤结构而进行的机械操作,属于耕作。
\ 想咨询其他?扫码回复“咨询老师”
 
 
\
\
 
\
扫码关注我们
  更多精彩等待发现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分享到

切换频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