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7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以人为本 科学规划城市。要想申论成绩好,关注热点不可少。公务员考试中,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,积累对于申论而言,是非常重要的。陕西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,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。
仔细研读下文>>>2017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以人为本 科学规划城市
2016年2月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》发布,《若干意见》约八千字,由九部分组成,提出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总体目标:实现城市有序建设、适度开发、高效运行,努力打造和谐宜居、富有活力、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,让人民生活更美好。
深度分析
[原因分析]
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现状来看,一些突出问题亟待治理解决,比如城市规划的前瞻性、严肃性、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;城市建筑贪大、媚洋、求怪等乱象丛生,特色缺失,文化传承堪忧;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“摊大饼”;违法建设、大拆大建问题突出;环境污染、交通拥堵等“城市病”加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。
[科学规划城市的重要性]
“筑城卫君,造郭守民”,城市规划古已有之。“天人合一,道法自然”,就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基础。建设一座城市,必须有统一的、科学的城市规划,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,才能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,达到技术先进、经济合理、区域协调、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,为城市人民的居住、创业、学习、交通、休息以及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。简单地说,城市规划是为了优化配置土地资源,使城市合理有序地发展,更适宜人们工作生活。
[内涵]
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,更是一种公众政策导向。
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,由众多的子系统构成,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要求,城市规划的任务是协调各系统在发展中,妥善处理用地、空间组织、人口、环境、资源的关系,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。同时,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预见和安排,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应具有科学性、权威性和前瞻性,自然而然,城市规划成为规划部门一家之事、城市管理者一家之言,与普通老百姓毫无关系。
然而,盲目“摊大饼”式城市建设、“一任领导一套规划”现实背后,凸显的恰恰是这种规划体制下,城市规划的不科学性和盲目性。凯文·林奇在《城市意象》一书中曾写道:“城市是人创造的,城市给人最精彩的感觉应该是‘起源于艺术,发展于需求’”。城市规划应更多关注老百姓的规划需求。
可以说,城市规划关系到城市各行各业,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,必须体现其政策性。尤其是涉及城市性质、布局、产业配置、用地安排,都不是单纯的技术和经济问题,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水平、人民生活水平和城镇化推进等一系列的公共政策。
城市规划,本质上还是公共政策的制定、实施和改进。因此,城市规划应该从极少数的社会精英参与的“精英游戏”转变为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一项工作,这样,才能充分地“接地气”,唯有“接地气”的城市规划才能顺利实施,避免“翻烧饼”困境。
[参考对策]
因此,专家认为,规划城市应该:
量力而为,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。
城市规划要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,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,真正把每一份资源用在钢仞上,用在为民、便民的实效工程中,拉动区域经济,造福地方人民。可以说,没有考虑现实资源限制,再大规模的规划都是纸上谈兵,即使项目启动,往往也只能半途而废,造成极大浪费。
因地制宜,留住城市特有的“基因”。
城市特色的缺失戳中了城市发展的痛处,实际上,背后反映的则是城市规划片面看重城市功能属性,缺乏文化视野。城市规划应像人一样,理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品位。各个城市存在地域、经济、规模等差异,不能按照同一种标准去规划、一味追求“高大上”。因地制宜是城市规划的灵魂,因此要挖掘城市特色元素,处理好各种特色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,创造宜人的景观环境,减少随意性、盲目性,从崇尚‘大洋怪’转向凸显地域文化特色。
决策民主,广泛征询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。
城市规划中长官意志独大,透视出一些城市脱离实际、急躁冒进、罔顾民声等问题。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必须凸显以人为本,要从百姓的需求出发,让城市被每个市民所认同,成为每个市民的精神归属。市民的需求是城市规划的开始,好的城市规划是公众参与出来的。应改变自上而下的思维,用自下而上的民主参与方式来做城市规划决策,这样,城镇化才是“人的城镇化”。
[标题示例]
1.城市 别丢失记忆起点
2.科学规划 才能拥有“诗意栖居”
[开头示例]
1.交通拥堵如肠梗阻,空气污染是哮喘,水污染是血液中毒,垃圾围城好比恶性肿瘤,文脉隐没好似失魂落魄……有人用刺眼的比喻,来警醒当前“城市病”有多严重。疾在腠理肌肤,根在经脉脏腑。大城市“得病”,暴露出的,正是短视规划带来的长久危害。
2.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曾对字画布局有这样的判断:“疏处可使走马,密处不使透风,常计白以当黑,奇趣乃出。”该留白处留白,该着墨处着墨,疏密相致,虚实相间,如此方能收获纸墨交相辉映的妙趣。“计白当黑”的古典智慧,在一个地区的具体规划中,同样值得借鉴。
[结尾示例]
1.小桥流水、杏花春雨、秋月霞天、渡头落日……多少城里人拿这些诗词来点缀自己的梦里桃源,以期“我的城市”日行无碍、夜眠无噪,看得到四季、留得住历史。也许有一天,用“诗意城市”包裹科学规划,回应百姓企盼,才能弹奏出城市发展的美妙序曲。
2.总之,对城市保护和发展来讲,顺应肌理,延续文脉,保留历史的底色,就好比一个人,只有找到了记忆的起点,才看得清成长的方向。这是历史文化传承过程中最应该明确的责任。而面对城市历史遗迹的快速消亡,如何传承并建设起历史底蕴厚重、综合功能完善的城市人文空间,还需要更加有力的举措。